第14章 永乐大典与七下西洋(2/2)
值得一说就是1912年建立民国政府的时候,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也就是鲁迅先生建议和努力下,教育部咨请国务院,将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残本64册送归教育部,其中60册交由京师图书馆储藏,这是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第一批《永乐大典》。
除了《永乐大典》以外,朱棣还派三宝太监郑和组织船队七下西洋。
当年郑和率领的船队那是非常了不起,光是一个用来掉转方向的船舵,就有今天三层楼那么高,而且旗舰就有三座太和殿那么大,妥妥就是一个航空母舰的标配。
而且郑和的船队除了装载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和茶叶瓷器以外,还率领了一支军队,这一路上不仅打了不少海盗,还顺手帮助人家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政权,而且这些事还都是郑和顺手干的。
而且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也是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根据当时的记录,通过郑和下西洋与明朝建交的国家就已经达到了三十六个,而且这三十六个国家可不是汉唐两朝那种少数民族国家,而且彻头彻尾的海外国家。
当时郑和的壮举也为大明王朝换来了四方来贺的盛世,这一点也可堪比李世民时期的贞光之治的盛况。
但是同时郑和下西洋的行动,也大大的减弱了明朝的经济情况,所以郑和病逝以后,明朝组织的第七次的下西洋的计划,实际上就是告诉这些国家,我们快没钱了,所以以后不和你们玩了。
而且后来也是因为下西洋活动实在是花钱太多了,所以到了后面嘉靖皇帝还想再去西洋玩一次的时候,吓的徐阶立马跑工部去,把当年舰队的路线和造船的图片全给烧了,以后不管你说什么也不能再干这样的事了。
所以这就导致了当年郑和船队的路线和造船的技术最后都没有很好的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