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轮到秦国了(1/2)
上一刊说的是大器晚成的晋文公重耳,这位一辈子是逃亡了整整十九年,后来基本上是在花甲之年才成为了晋国的国君。
但是你们别看别看晋文公发家晚,但是晋文公霸主地位是不容撼动的,这位晋文公在位期间,任用贤良使晋国国力大增。后来还联合秦穆公一起帮助周天子平定了“子带之乱”,这个就是东周的嫡子与庶子出来为了争夺皇位而惹出的麻烦,后来是被晋文公和秦穆公给平定了。
子带之乱以后,晋文公又和楚国发生了城濮之战,因为当年晋文公逃亡到楚国的时候曾经对楚王说过,要是以后在战场相见,那么我一定会退避三舍,关于这个三舍其实也就是退兵九十里的意思。
结果真到了城濮之战的时候,晋文公表面上是信守了退避三舍的承诺,实际上却是故意的松懈楚国的部队,结果就打了一个打胜仗,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典故来历。
后来等着城濮之战以后,晋文公就联合了齐国和宋国举行了践土会盟,从此以后晋文公成为了春秋的第二个霸主。
但是很可惜,因为晋文公是花甲之年才开始建立霸业的,所以晋文公也就是在位了九年的时间就去逝了。
晋文公去逝以后,下一个霸主就轮到了秦国的秦穆公了。
秦国人本来最早的来历其实就是是当年帮助大禹治水的伯益的后代,后来他们基本主要以嬴姓为主。
等着后面姜子牙兴周伐纣以后,周武王姬发当时还杀了殷商的两个奸臣,同时这两个奸臣还是伯益的后代,而这两个人就是飞廉和恶来,在《封神榜》上这两个应该是最后两个上榜的天神,当然了,这些也都是传说故事,我也就是随便一说。
再往后到了周孝王的时候,飞廉和恶来的后代秦子非因为养马有功,所以就被周孝王封到了秦邑,后来秦邑最后也是成为了西周的附属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