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结束(2/2)
还有不少大杂院的人想拉换楼房,都被苏昊拒绝了,大杂院里的产权不清他嫌麻烦。
回来后,他回过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一次,原本宽敞的四合院如今被各种违章建筑占据,狭窄的通道勉强能容一人通过。
孔兰杰、刘光福、刘光天都早已搬离了四合院,留下的人和他也没什么太深的交情。阎埠贵还惦记上了他的东跨院,想出2000元买下,被苏昊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招商局的人来找苏昊投资,只要是在东城区关于老国企改制的项目,苏昊来者不拒,推掉老厂房,先盖一半的居民楼,剩下的盖新厂房。短短五年时间,纺织厂、服装厂、家用电器厂、摩托车厂如雨后春笋般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苏昊原本只是想拿到那些老国企的土地,没想到这些工厂盖起来后也很赚钱,完全不愁销路的年代真好。
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港岛回归的日子越来越近,亲西方的资本开始恐慌性的逃离港岛,娄小娥趁机又拿下了很多优质资产,她在女强人的越走越远。
整天各种买买买的日子又过几年,这几年是国企改制的高峰时期。苏昊在这场浪潮中如鱼得水。他只需要不断地买买买,拿到土地盖新厂房、投产然后就可以坐着数钱了。
进入新千年后,市场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苏昊的企业虽然一度在国企改制中崭露头角,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苏昊躺着捡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很快他就把四九城的企业都卖掉了,之后苏昊开始专注于新兴产业的投资。
苏昊根据前世的记忆,把大笔大笔的投资款放了出去。他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行业,投资了很多具有潜力的科技初创公司。
之后苏昊就彻底躺平了,他开始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看看书、听听音乐,偶尔也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聚聚,回忆曾经的奋斗岁月。
在闲暇时光,苏昊也会去那些自己曾经参与建设的地方走走看看,感受着城市的变迁和发展。那些现代化的居民小区、繁荣的工厂区,都见证了他曾经的努力和付出。
在一个温暖的春日,苏昊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的感谢信。那是一个曾经受到他资助的年轻人写来的,信中表达了对苏昊的感激之情,并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苏昊的帮助下实现了梦想。苏昊读完信后,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无比圆满。
岁月无声,苏昊在这宁静而美好的生活中继续前行,他的故事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也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奋斗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