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来见故人(1/2)
“你先去忙。”
“是。”
打发走传信的,崔景看向孟长义,不可置信问道:
“关屯,跟你一个地方出来的?”
孟长义点头道:
“八成是,但我得看到人才能确定。”
崔景笑了一下,又问:
“回家做饭?”
孟长义舔舔唇,对他道:
“村里吃大锅饭,炊煮者男女各一,风雨无阻。我带兄弟们出山后,怕是大锅闲置已久。”
崔景识趣地没打听他所谓的村里有多少人口,但按照伪关山那些人的脏心眼儿,孟长义这一支数量不多不少,女人从哪来的?
孟长义偷听被抓那日,虽然向崔景坦白己方人数多少,去向如何,但没说驻守的小关口里还有逃进去的佃户。
识面易知人,难辨是人心。既然絮儿他们是偷着开荒,那便越少人知道越好。彭英虽给他留下退路,可这样的乱世,谁保证谁说话算数呢?
耿秋憨厚无害的样貌下,可是正经沾染过人血的。不然这一路行来,不知要死过多少回。
孟长义见到他人时,只需要一眼,立刻察觉到兄弟身上有伤。
城外尽是虎视眈眈的两脚豺狼,耿秋活着走到这里是幸运,可却令孟长义和崔景有些为难—城门已是连续多日未曾打开。
松县如同缩起来的刺猬、合着壳的老蚌。相比较于整个县城百姓的安危,耿秋一人,显然不够价值。
人,虽然接不进来,但吃喝伤药总能想办法运出去。
宋丹霞交给他们那些粗浅制作的伤药,在这等时候可是无比珍贵。夜里,趁那些乌合之众盯梢松懈,孟长义通过悬绳送出去一件皮衣,两日的干粮,一葫芦水,还有些药和酒。
县城中百姓因缺少柴和炭,已经开始出现风寒与严重冻伤。孟长义用他们互相熟知的标记,将消息传递给耿秋,让他在城外想办法。
絮儿和金元连拖带拽地将板车弄上一处缓坡,找两块大石头倚住车轮,又将车子用麻绳牢牢拴在大树上,俩人这才坐在地上歇息。
小囡既不哭闹也不心烦,一路上随便给她找点什么就可以玩一两个时辰。
金元不知第几次怀疑:
“絮儿,你说小囡该不会是个呆子吧?”
要不是两人熟悉,换做别人当娘,高低要撕烂金元的嘴。
絮儿抱着小囡,母女俩面对面,小娃儿的头就像那迎着微风的蒲公英。
看着傻笑的女儿,絮儿心里有那么一丝丝发愁,村里好些人都说小囡傻,不然谁家孩子会这么好养?
“金元哥,我算是知道细细学了谁。我女儿会笑会认人会说话,怎么就呆了?”
尚不懂事的小囡听什么学什么,结果说不准“呆”,出口反而更像“爹”。
金元吓得哎哟一声。
絮儿则是笑得无奈,一遍一遍教闺女:
“那是舅舅,不是爹。”
小囡指向金元,稚嫩的脸上带着一点执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